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50字】

时间:04-05 故事会 提交错误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他的故事太励志

视频加载中...

高中毕业生,三轮车夫,下岗工人。

这些关键词合在一起,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复旦大学的博士联系起来。

2009年,38岁的蔡伟,凭借着自己从小对文字的热爱、对古文字经年累月积攒的研究成果,以自主招生的方式申请到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成为了复旦大学校史上,第一个以高中学历就读的博士生。

蔡伟研究的“小学”,是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以训诂学为例,就是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古文,并且能确切地了解古人所表达的意思,捕捉到过去的时光里发生了什么。蔡伟最擅长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在他的眼里,如果能确切地了解每个字的意思、每一句话它所表达的内容,那就能清楚破译古人说的是什么了。

特殊的经历和对学术的追求,造就了蔡伟不同于常人的性格。

采访到蔡伟并不容易。约定采访时间后,记者来到了安顺学院,从蔡伟同事那里了解到,由于他专心于学术研究,并不太喜欢和外界打交道,此前已经多次拒绝了媒体的采访。

在多次电话沟通后,蔡伟考虑到自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有必要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推广古文字的知识普及,他终于答应了采访。不过,记者在安顺学院还是等了一天。蔡伟姗姗来迟,他先是十分诚恳地解释了迟来的原因。妻子生病了,他正在医院照顾妻子,采访时间才会一再推后。

提到蔡伟,离不开一个问题——他是如何以高中学历考上了复旦的博士?

蔡伟的回答也让人十分意外,他的录取的确有一些“渊源”。

1972年出生的蔡伟,从小对文字有一种莫名的喜爱,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爱抱着字典查。学生时期,甚至连语文老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也会向他请教。渐渐的,查字典已经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开始转向古籍研究。

上高中之后,蔡伟偏科的问题更严重了,也最终导致他高考落榜,进入一家胶管厂当工人。三年后,蔡伟下岗了,辗转做起了小买卖,靠着蹬三轮车维持生计。但蔡伟从没放弃过对古文字的热爱。

上世纪90年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蔡伟向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写了一封信,在信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古文字的见解。没想到,几天后裘锡圭就回复了信件,并且十分赞赏他对古文字的热爱。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蔡伟常常在网上发表一些关于古文字研究的帖子,由此认识了陈剑和董珊等研究古文字学学者和专家。

出于爱才和惜才,我国三位著名学者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联名为蔡伟写了推荐信,连同复旦大学的申请一起报送教育部。

2009年,已经38岁且仅有高中文凭的蔡伟被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度博士生录取,师从裘锡圭。

2019年,蔡伟的博士论文《误字、衍文与用字习惯——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古书校勘的几个专题研究》,由台湾花木兰出版公司出版。

为何离开老家辽宁锦州,来到了贵州安顺?

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读博期间,除了研究本专业,导师裘锡圭还要求蔡伟必修部分本科、研究生课程,恶补基础性通识课程。就这样,蔡伟花了6年才读完博士。

没有第一学历,年纪偏大了,就这样,蔡伟就业时犯了难,拿着复旦大学的博士学历却频频遭到拒绝。

“蔡伟老师到安顺学院应聘后,我们对他的资料进行相应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位同志他在学术钻研方面有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同时在训诂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得到了专家学者很高的评价。所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把他招录到我们学校。”时任安顺学院图书馆馆长的陈韶华曾担任该校人事处处长,2015年负责蔡伟在内的一批博士、硕士的招聘工作。

进入安顺学院后,蔡伟在博士工作站,专职从事学术研究。

蔡伟深知自己的经历过于特殊,走过的路也特别坎坷,在采访中,他反复和记者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虽然他现在也在努力地“恶补”基础知识,但这块短板还是为他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他一直很遗憾。蔡伟建议,同学们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专业学科,要注重学好通识文化课程。

(来源:动静贵州微信公号)

记住这5位英雄!每个身影都化作了春天的故事......

近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追授5名牺牲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英模名单

王志伟,黑龙江省尚志市公安局二级警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连续25天奋战在一线,积极主动做好场所检查、卡口执勤等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18日在居民小区执行封控任务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2岁。

位洪明,江苏省太仓市公安局浏河派出所三级警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全力以赴投入人员排摸走访、车辆监测检查、公共场所清理管控和涉疫警情案件处置办理等工作。

2月20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昏倒在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4岁。

乔锦仁,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四级高级警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连续28天奋战在防控一线,出色完成了公安检查站车辆人员登记和深入社区摸排核查等任务,并主动请缨参加返城人员核查留观点工作。

因劳累过度,2月23日突发心脏病不幸牺牲,年仅56岁。

刘润庆,甘肃省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队队长。参加公安工作20余年来,始终奋战在公安监管工作一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主动请战参加监所封闭管理,出色完成了监区消毒防护和在押人员体温测量、心理疏导等工作任务。

2月28日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48岁。

樊树锋,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大队四级警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连续17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主动做好社区疫情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

2月11日,樊树锋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2月19日不幸牺牲,年仅38岁。

抗疫路上,

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

天地间回荡着英雄的赞歌!

王志伟

王志伟生前工作照,左一为王志伟

2月18日中午,黑龙江省尚志市公安局二级警长王志伟去临近卡点取午饭时,突感身体不适,心慌得厉害,饭没吃一口,就被送进了医院。

“我病了,赶紧派人到卡点,卡点不能漏,千万守住啊!”在去医院的路上,王志伟还打电话跟领导报告。

冬日的亚布力镇前进社区石头河子道口空旷安静,没有人来车往,只有那随风飘摇的警戒带和不停闪烁的警车,那是王志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位洪明

2月12日,江苏省太仓市公安局浏河派出所三级警长位洪明接手一起网络口罩诈骗案,涉案金额近40万。

2月20日,经过8个昼夜全力侦缉,位洪明拿着手绘分析图,高兴地向同事宣告案件即将收网的好消息。没想到话没说完,他一头倒在了地上。

两个小时后,这个曾经阳光般温暖的人民警察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5岁。

“娃特别想他,他说回来给宝宝做她们想吃的糖饼。”在殡仪馆,妻子陈姗姗泣不成声。

乔锦仁

2月6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国保大队接到指令:抽调1名民警,前往灞桥区疫情防控服务点开展安保工作。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四级高级警长乔锦仁第一个报名请战。

“在留观人员服务点工作相当于‘被隔离’,队上的年轻人拖家带口,我的女儿已成家不用操心,扎进去没有后顾之忧。”

国保大队党支部考虑到他的年龄,推脱几次。乔锦仁却坚持要上。

2月23日上午8时,与乔锦仁同在疫情监测点执勤的民警从门口取了早餐回到房间准备叫他一起吃早饭。

往常敞开的房门此时还紧闭着,连续敲门后房间内并无任何回应,打开房门后发现乔锦仁已经没有了呼吸。乔锦仁被紧急送医,再也没醒来……

刘润庆

刘润庆生前工作照片(左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兰州市第一看守所按照上级指示对监所实行封闭式管理。

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队队长刘润庆在已经连续多天驻所值班的情况下,放弃休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2月28日一大早,刘润庆便协助医生为在押人员做好各项防护工作,随后穿梭在监区、办公室,和在押人员谈心交流……一切如常,同事们并没有感觉到他的异样。

11时50分,刘润庆因突发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在这之前,刘润庆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奋战了23天。

樊树锋

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大队四级警长樊树锋的家离单位特别近,但疫情以来他一次都没回过,天天吃住在单位。

“工作上任何事情他都不会让我们等,但他的家人永远都在等他。”同事说。

1月25日,樊树锋接到紧急返岗令。

“他都来不及吃妈妈包的饺子,就匆匆回去了。”樊树锋的妻子泣不成声。临走时他们还约定,等疫情结束后,给娘仨补个假期,陪她们好好玩。

按照樊树锋遗愿,他的器官无偿捐献给了医院。经过评估,樊警官的器官,能挽救三个人的生命,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以生命赴使命,

秉初心显担当。

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誓言,

值得我们永远永远

铭记!感激!致敬!

荣耀,热血铸就!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

短评: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王志伟、位洪明、乔锦仁、刘润庆、樊树锋……

这是一组沉重的名字。在疫情防控战的最前线,他们用夜以继日的坚守乃至宝贵生命筑起一道道防线,换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他们冲峰在前,恪尽职守,用生命护佑安全,用生命守护使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我病了,赶紧派人到卡点,卡点不能漏,千万守住啊!”在去医院的路上,黑龙江省尚志市公安局王志伟还打电话跟领导报告。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连续25天奋战在一线,把安全留给了身后的城市,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治安大队樊树锋连续17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送医院抢救无不幸牺牲。“他都来不及吃妈妈包的饺子,就匆匆回去了。” 樊树锋的妻子泣不成声。临走时他们还约定,等疫情结束后,给娘仨补个假期,陪她们好好玩。

……

他们是战“疫”一线的警察,是父亲、子女和家中的依靠,有的30出头,有的50多岁,就这样离开了日夜相伴的同事,离开了亲爱的家人和孩子。他们把危险和辛苦留给自己,孜孜奉献、无私付出的身影,让人为之动容。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必长存天地间。和平时代,没有人愿意看到牺牲,但我们仍要含泪礼赞英雄,铭记他们的事迹,传扬他们的精神。岁月静好,生活安稳有序,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人在背后默默守护。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这场举国抗疫的战争中,无数人逆向而行英勇奋斗,有的人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历史将镌刻下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请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那些坚定无悔的面庞,记住那一个个用生命捍卫生命的故事。(短评作者:经济日报记者王琳)

来源:中央长安剑、经济日报(记者王琳)

【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5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