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故事有哪些
关羽人物介绍
关羽,字云长,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双鬓如银。他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之一,也被誉为“五虎上将”之一。有许多故事流传着关羽的勇猛和忠诚,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位传奇英雄的传说。
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英雄关羽的事迹,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古代英雄关羽的事迹1
关羽,字云长,是五虎上将之首。他使着一把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凭着过人的武艺及超人的智谋,成为了蜀国的重要武将。他,身材魁梧,枣红脸上长着一双丹凤眼,卧蚕眉,长长的胡须一直飘在胸,英俊而又威风。一派豪放、高傲的气势,看上去让人不禁惧怕几分。其实,关羽集忠、勇、智于一身,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关羽重情重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桃园三结义,他是何等壮志凌云;温洒斩华雄,他是多麽英勇善战,三英战吕布,他是如此英姿飒爽;斩颜良诸文丑,他是这么不畏强敌;过五关斩六将,他是何等忠心耿耿;单刀赴会,他是如此胆大善辩;水淹七军,他又是多么足智多谋……关羽啊,你真不愧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最令我佩服的,是关羽的勇敢、坚强。就拿刮骨疗毒来说,关羽在一次战斗中左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久治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关羽是坚强勇敢的,他没有讳疾忌医,也没有再三推辞,而是一口答应,表示愿意接受治疗,挨过剧痛。
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下棋,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关羽是多么勇敢啊!刮骨疗毒,其疼痛深入骨头,他却能如无其事的下棋,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关羽的定力及顽强的意志又让我们感慨:关羽太坚强了!想想平时我因小伤小痛而痛哭流涕,不禁大为羞愧。
关羽等华佗刮尽骨头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他则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这件事,让我看出了关羽那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令我赞叹不已。
关羽的勇,体现在他的一刀能挡千万兵;关羽的忠,表现在他一心为刘备打遍天下,夺取江山;关羽的智,也帮了蜀军的大忙……
关羽,你是一名忠勇双全的将士,真不愧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古代英雄关羽的事迹2
一说到关羽,胸前长须飘飘,脸色像红枣一样,长一双丹凤眼、卧蚕眉,手持一杆青龙偃月刀,大家一定就会想到关羽——关云长。关云长在人们心中武艺高强,号称武圣。
说到关羽,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忠义。关羽和刘备、张飞结为兄弟后与刘备南征北战,忠心耿耿。一次他被曹操所抓,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把金银财宝以及赤兔马送给关羽,但就是收不到他的心。后来他又过五关斩六将投靠了刘备。
关羽不仅忠义,而且有勇有谋。在关云长攻打南郡的时候,杀得曹军抱头鼠窜。曹操大惊,命于禁、庞德去救。关羽与庞德斗得不想上下,于是他心生一计,他在庞德的军营边放水,水淹七军,并将庞德所杀。
值得可惜的还是关云长的死,他因小看吴人败走麦城,吴人想讨好他,关羽却无动于衷,后被吴人斩首。不可一世的关羽落得如此下场,真让我感到惋惜。
关羽是中华的象征,他代表着中华,代表着忠义。
古代英雄关羽的事迹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关羽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人物更是成千上万,形形,数不胜数,而我却独爱一个人——关羽。关羽,字云长,后世称关公。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备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后来的统治者又将其称为“武圣”,与号“文圣”的孔子齐名。关羽在其近60年的人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羽,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说了这么多你们一定十分好奇,想知道我为什么会独爱关羽呢?那我就告诉你们吧。之所以我会喜欢关羽,敬佩关羽,那是因为《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历史故事。这个典故我百看不厌,想起它,总会让我回味无穷,能深深地感受到典故中关羽的英勇和武艺超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吧:且说,华雄连杀袁绍三员大将,气焰更加嚣张。他带兵来到联合军军营前高声叫骂,肆意挑战。
袁绍坐在军营里耳听着华雄的叫骂声,眼望着一群只想分利益,不想出力气的盟军,唉声叹气地说:“可惜我的上将颜良和文丑没有来。如果有一个在这里,我又怎么会怕他小小的华雄呢?”话刚说完,台阶下就有一人大声说:“我愿意去斩华雄!“大家一怔,随着话音望去,只见一名手持青龙偃月刀的美髯公,正威武地站在刘备身后,原来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袁绍吃惊地问道:“关羽,现在军中担任何职?”公孙瓒答道:“无职,他只是一个弓箭手。”袁绍顿时大发脾气说:“你一个小小的弓箭手,竟敢这般小看我们。来人,快把他赶出去!”曹操连忙制止了袁绍,说:“让关羽去试试吧。如果他不能打败华雄,被杀,我们也不用赶他呀!”袁绍想了想,点头答应。曹操上前为关羽倒了一杯热酒,递给他说:“请喝了这杯酒,壮壮胆,再出去斩华雄。”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坚定地说:“酒先放着,等我斩了华雄再喝也不迟。”说完,他上马飞奔出了营地。稍倾,大家只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喝彩声,战鼓敲得震天响。袁绍正想差人出去看看战况怎样,却见关羽大步流星地迈进了中军大营,把手上提着的华雄的头颅往地上一扔,只惊得大家目瞪口呆,而桌子上的那杯酒依然散发着热气,还微微烫手呢!短短的典故让人回味无穷,英雄的气魄让人荡气回肠。关羽这般的武艺超群、侠肝义胆,又怎能不让我敬仰呢!关羽—当之无愧的“武圣”,你忠、义、信的道德品质,你英雄、传奇的一生,注定是千秋万代世人传颂的楷模。关羽—我独爱你一人!
关羽惊人战绩
一、单刀赴会
刘备被曹操从许都逐出后,流落至袁绍的营地。在此期间,关羽、张飞与刘备三人的结义便在此地达成。袁绍的谋士将刘备推荐给了袁绍下属的陶谦,但是陶谦要求刘备提交人头作为入伍条件。关羽和张飞看在兄长的面子上,选择了为刘备死战。最终,刘备和关羽、张飞一起逃离了陶谦的营地。
有一年,刘备得到了曹操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在汉中投降。而关羽则与曹操有着旧怨,所以极力反对刘备前往许都投降。刘备不听关羽的劝告,一人装扮成商贾前往曹操处投降。关羽担心刘备不可靠,便单刀赴会,守卫刘备的安全,迫使曹操对刘备尊重并礼待。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战争爆发时,孙权、刘备合兵欲攻曹操。留守在荆州的刘备令关羽等人前去支援。由于曹操的军队实力强大,刘备的军队被迫退守荆州。他们的退守路线经过公路段,因为路窄人多,行军速度很缓慢。
正值曹操率领大军追来,关羽和张飞负责掩护刘备。面对强大的敌人,关羽勇猛抵抗,张飞举起方天戟,守住关隘,力挽狂澜。最终,关羽和张飞成功实现掩护,使刘备安全退回荆州,并最终和孙权一起击败曹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三、青龙偃月刀
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有着传奇的故事。传说关羽以前曾投靠董卓,在他的庇护下,关羽得到了一把名为“倚天”的宝刀。但是关羽感觉这柄倚天宝刀不够好,于是他便去大侠刘桂英处购买了一把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一把极为锋利的武器,据说是反映了关羽清醒、冷静、长远的判断力。一次,关羽以青龙偃月刀劈断铜柱,震惊了众人,武器的威力也渐渐传开,并且成为光耀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都是那五关和六将
五关为:东岭关、洛阳关、汜水关、荥阳关以及滑州渡口。六将为东岭关太守孔秀、洛阳太守韩福、牙将孟坦、汜水关太守卞喜、荥阳太守王植和守卫在滑州黄河渡口的秦琪。
一、“过五关,斩六将”的出处
“过五关,斩六将”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情节。原文为:过东岭关时杀 孔秀;过 洛阳城时杀 韩福、 孟坦;过 虎牢关时杀 卞喜;过 荥阳时杀太守 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大致意思是因为关羽收到刘备书信欲前往寻兄,但曹操闭门不见,故不辞而别。因关羽不曾持有公文,遭到守将阻挠,所以不得不过关斩将。
二、“过五关,斩六将”介绍
“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示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三、五关介绍
1.东岭关是《三国演义》里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其地位于河南禹州市西北22公里白沙水库附近,北邻登封。东岭关原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水库堤体西侧的山岗之上。沿颍河逆流而上,是战国时期韩国都城阳翟通往古都洛阳的故道。1951年修建白沙水库时,原关址建筑物遭到破坏,但关址位置尚存。
2.洛阳关,古时称雒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3.汜水关,又称虎牢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因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虎牢关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虎牢关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众多军事活动遗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名胜,如吕布城、跑马岭等。
4.荥阳关,位于汜水关北边,在今荥阳城的东北
5.滑州渡口,“滑州”并非东汉、三国时候的地名,而是 宋朝以后才有的,当时应叫“ 东郡”,在今河南省 濮阳、 滑县附近。
四、六将介绍
1.孔秀。东岭关守将,引五百军兵在岭上把守,拒绝放行关羽,被关羽所杀。
2.韩福。洛阳太守,在洛阳城外设伏并向关羽射箭,伤其臂,被关羽所杀。
3.孟坦。洛阳牙将,韩福的部下,试图在洛阳城外伏杀关羽时被关羽所杀。
4.卞喜。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原是黄巾余党。他假装欢迎关羽,请关羽到他秘密设伏的镇国寺赴宴。关羽发现埋伏,杀卞喜,安全通过汜水关。
5.王植。荥阳太守,与韩福是亲家。他假装欢迎关羽,让关羽停居客舍。当夜,他派部下围住客舍放火烧之,希望杀死关羽,但关羽在胡班通风报信后已逃离。王植率人追上关羽,被关羽所杀。
6.秦琪。夏侯惇部将,蔡阳外甥。把守黄河南岸渡口。他拒绝许可关羽渡河,被关羽怒杀。
跟关羽有关的典故你知道几个?这10个太经典,很少有人全知道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短短数字却能将话者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通俗易懂,其中,不少成语的出处也甚是有意思。这里,大慧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和关羽有关的十个成语典故。
一、桃园结义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关羽、刘备、张飞三人的兄弟情义是为数不多的温情所在,“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那年花开正盛的桃花树下,三人歃血为盟,祭告天地,自此成为了异姓兄弟,传下了“桃园结义”的佳话。
后世以来,三人之间的故事一直被传颂仿效着,甚至在梁启超的文章中还曾刻画过这样一个场景:在清朝的一些入会仪式上,参与者为了表示郑重其事,还会特意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诚心结拜,堪与“桃园结义”相比,而这也足可以看出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故事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力。
图片:桃园结义剧照
二、悯冤除豪
顾名思义,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怜悯那些被冤枉之人,除掉土豪恶霸。也许说起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表示不知道它和关羽有关,实际上,这个成语还是大有出处的,它象征着关羽人生中的第一义举,也正是在此之后“亡命奔涿郡”。
少年时的关羽勇武有力,嫉恶如仇,怀着为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当时,19岁的他来到解州郡,想要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却不知那个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而不愿意接见他。
无奈之下,他只好先栖身于一家旅馆当中,半夜听到有人啼哭,一问才知是老人家韩守义因女儿被土豪霸主吕熊欺凌了,这才伤心落泪。
原来,因为当地接近盐地,淡水资源缺乏,而当地员外吕熊竟勾结权宦,将许多淡水井堵上,逼得当地人只能去他家取水,但他却又要求只能让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前去取水,他好借机欺辱,韩守义的女儿正是因此被欺负了。
当关羽得知此事之后,嫉恶如仇的他提着宝剑去了吕家,将其一家杀害,解救了当地女子。也正是因为关羽的这一壮举,“悯冤除豪”这一成语典故自此出现。
图片:关羽提着宝剑去吕家剧照
三、单刀赴会
关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而“单刀赴会”这一成语典故正是因此事而发生的。当时,刘备先是为了立足向东吴借荆州,然而后来却是不愿意还了,待他成功夺取益州之后,孙权再也等不下去了,直接命人向刘备索要荆州,但是刘备拒不答应。
孙权甚是生气,派兵夺取长沙、零陵、贵阳三郡,刘备也派关羽出战,孙权派鲁肃在益阳抵挡关羽。两方之间的矛盾激化,联盟关系面临破裂。
为了顾全大局,鲁肃决定和关羽面谈,但是却要求关羽“单刀赴会”,也就是不能带太多人。最终,关羽果真只带着大刀和两名随从就去了谈判现场。不得不说,这份勇气和英雄气概也当真是令人佩服。
图片:关羽单刀赴会剧照
四、绝伦逸群
若用这个成语来夸赞他人,当真是极为不错的,关羽此人英勇不凡,但是却有点自负,关于他的这个特点,诸葛亮也知道,并且在一次给他写信时就用了“绝伦逸群”这个成语夸赞。
当时,诸葛亮用计收复了马超,而马超少年成名,曹操多次召他入京为官都没有应允,能被曹操看中的,定然也不是一般人。在关羽得知马超归降之后,写信给诸葛亮问其能力究竟如何。
诸葛亮深知关羽的个性,于是这般回复他,“马超能力突出,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是却不如你那般‘绝伦逸群’(出类拔萃、无人能比)”。这番言语,当真是将关羽捧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图片:诸葛亮给关羽的回信剧照
五、刮骨疗毒
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很多病痛都可以被减轻,但是古代却并没有这般条件,可想而知,受了点伤,没有麻药一类的止痛该有多难受,一般人可能当真忍不了吧,而关羽却注定不是这一般人。
当时,关羽受重伤,需要“刮骨疗毒”,手臂被割破,血流不止,但是在此过程中,他竟自若的同旁人饮酒谈笑,丝毫没有难耐神情,这份忍痛耐力实属不一般。
自此以后,刮骨疗毒便成了关羽的代名词!
图片:关羽刮骨疗毒剧照
六、关公打蚂蚁
周仓这一人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三国演义》当中,他的出场次数非常多。他是关羽的贴身护卫,其忠心程度之高被人称是“天下第一忠心之人”,而“关公打蚂蚁”这个典故就是出在关羽和周仓两人身上。
周仓力大无比,但是性格豪爽,头脑简单,当时,两人在树下歇息的时候,关羽问周仓是否能杀死地上的蚂蚁,周仓大笑,直言自己力大无比,连恶狼都不怕,更何况这些小蚂蚁?
结果他一个拳头打下去,地上被凿出一个坑,而蚂蚁却一只都没有杀死。对此,他急得满脸通红,就如关公一般,而关羽却哈哈大笑,用手在地上轻轻一碾,蚂蚁死了好几个。关羽趁机给周仓讲道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用蛮力解决的,即使力大如牛也没用,成大事者靠的是脑子,不仅仅是力气”。
图片:关羽与周仓剧照
七、披肝沥胆
这个成语可用来表忠诚,而它与关羽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关羽与刘备关系铁,但是在中途的一段时间内,他也曾被迫效忠于曹操,“披肝沥胆”这个成语正是在此段时间内出现的。
曹操甚是欣赏关羽,当时关羽和刘备的两位夫人落在他们手中,他不仅没有立即斩杀他们,相反的是让人劝服关羽,优待他们。而被迫无奈之下,关羽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保证两位嫂嫂的安全,二是只降大汉,不降曹操,三是等他找到了刘备的下落之后,他就要离开曹操去找刘备。对此,曹操悉数同意
而在劝降项羽之后,曹操经常宴请他,还送给他大量金银珠宝,就连吕布的赤兔马都送给了他。对于曹操这番所作所为,关羽很感动,于是就主动请缨,要为曹操除掉袁绍麾下的颜良和文丑。
不巧的是,当时的刘备正在袁绍那里,对于关羽的行为,袁绍气得要杀掉刘备,毕竟关羽和刘备关系匪浅。于是,刘备写信给关羽,询问他如何能够不顾兄弟义气,竟效忠于曹操?
而关羽给刘备回信解释道,“我这番行为实属无奈,并没有效忠于曹操,若是有二心,我愿接受上天的惩罚,我为大哥披肝沥胆,三言两语,说不尽我对大哥的忠诚之心”。
图片:关羽与曹操剧照
八、千里走单骑
早在关羽归降之前,他就表明过得知刘备去向之后就会离开。也因此,在他收到刘备的来信之后,他立马带着两个嫂嫂去找刘备,双方相距甚远,而他带着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千里走单骑”自此出现。
图片:关羽骑马剧照
九、过五关斩六将
这个典故是在“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中出现的故事,因为关羽离开之前只留下手信,并没有得到曹操的应允,自然也没有手谕。可想而知,他在离开的路途当中自然是有曹操的人拦截的。
但是,对于这重重困难,关羽一一破解,过了五个关卡,斩杀了六名大将,这个成语典故因此出现,说明了关羽的英雄所为。
不过,对于这个典故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千里寻兄应该是真的,不过过五关斩六将是后人虚构行为,曹操并没有派人拦截。当然,不管真假与否,一提起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会想起关羽,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烙印,不可磨灭。
图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剧照
十、夜读《春秋》
实际上,这个成语也是发生在关羽等人被俘一事过程中,不管是被俘虏期间,还是关羽带着两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寻兄,不可避免的就是关羽要与两位嫂嫂待在一起。而古代男女相处防范意识很强,为了避嫌,关羽让两位嫂嫂在里间休息,而他在外间读《春秋》。
不过,关于这件事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春秋》一书只是鲁国史料,记载的无非是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亦或是某国人员来访等等,没有研读的必要,而《左传》是《春秋》的解读,再加上关羽喜欢研读《左传》,甚至还能出口背诵,因此被猜测他当时读的应该是《左传》,而不是《春秋》。
当然,关羽读的究竟是哪本书,其实也没有深究的必要,需要知道的就是关羽的忠肝义胆和大义凛然的姿态。
图片:关羽夜读《春秋》剧照
以上就是与关羽有关的十个成语典故,其中有几个是不是很少人知道呢?可以说各个都是颇有一番渊源的,而这十个成语典故也从某方面说明了关羽的为人个性,深化了关羽的形象。不知道除此之外,各位朋友还知道哪些与关羽有关的成语典故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关羽的八个经典故事(关羽的八个经典故事合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