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三国演义

时间:04-04 故事会 提交错误

关于关羽的10个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其中两个知者甚少

(说历史的女人——第944期)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关于关公的传说故事很多,但真正成为成语或者典故的并不多,大概有10个。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盘点下这10个关于关羽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呢?其中有两个,即第1个和第10个知道者甚少!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首先要指出的是,并非跟关羽有关的成语或者典故都算在内,若是这样,那就多了去了,就无法统计。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义薄云天”这个成语,你说跟关羽有关不错,谁能比关羽更义薄云天呢?但此成语的出处跟关羽并没有关系,它出自南北朝时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所以这个成语不算关羽的。

还有著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成语尽管跟关羽有很大关系,但他主要是指三国时的另一位人物徐庶。曾做过刘备军师的足智多谋的徐庶,被曹操看中,强行拉到曹营。但徐庶离开刘备时曾对其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后来又演化成了另外一句著名俗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另外还有一个人与此成语有关,即荀彧。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对曹操出力很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但荀彧始终反对曹操称王称霸,他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似乎更加正统。因为关羽和徐庶心中所谓的“汉”只是一种假定,单指刘备,当时刘备也并没有资格称为汉王之类,而荀彧则指真正的汉室江山。所以,属于关羽的成语典故必须有明确的“典出”,《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好,必须有明确的文字表达。此不多说。咱们来看看关于关羽的10大成语、典故。

NO.1 悯冤除豪

之所以说这个成语知者甚少,是因为它不常用,比较生僻。“悯”即怜悯;“冤”指冤枉;“除”即除掉;“豪”指土豪恶霸。此成语虽生僻,但必须知道,因为它阐述了关羽平生第一义举。

据《关圣帝君圣际图志全集·全图集·悯冤除豪》释义记载,关羽出身贫穷,少时曾以打铁为生,但其为人仗义,喜抱打不平。他19岁时离家(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欲求见郡守毛遂自荐,为国家效力。一天晚上他投宿在县城的一家旅馆里,半夜听到隔壁有哭声。他一问才知哭泣的人叫韩守义,其女被恶霸吕熊强占。当时解州因靠近盐池,地下水都是咸的,不能食用。仅有的几口甜水井都被吕熊填住了,仅他家留下一口甜水井,谁要来他家取水就强行收费,并且还必须得让年轻美女来取水。为此不少妇女都被他侮辱。鉴于他家势大,一时间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韩守义的女儿就是这样被吕熊霸占的。关羽听罢大怒,直接掂刀来到吕熊家,杀了这个恶霸,解救了不少妇女(“圣帝眦裂发竖,命守义至七所,悉斩杀之”)。之后关羽便逃往他乡,仗剑闯天涯了。这就是关羽悯冤除霸的典故,在《三国志》中,即是关羽的“亡命奔涿郡”的故事,关羽由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NO.2 桃园结义

这个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典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当时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州邂逅,三人“一见钟情”,互为欣赏,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燃香拜天,结为兄弟。三人共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遂成千古佳话。后世仿效者甚多,但真正能做到刘关张这样义气到底的很少,向来只是被模仿,从来不会被超越。关羽为了结义情做到了义薄云天,而刘备为了兄弟情宁可丧失天下社稷,三人的兄弟情义虽逾千年而不衰。

NO.3 披肝沥胆

这个成语的出处比较多,较早出现于晚唐著名诗人黄滔的《启裴侍郎》一文中:“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还有宋代司马光《体要疏》文中:“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但这个成语也明显同关羽有关。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中有这样的记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率20万大军围攻徐州的刘备,刘备兵败投靠袁绍;关羽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被曹操俘虏。曹操欣赏关羽之勇武,派张辽劝降他。关羽无奈之下提出投降的三个条件,第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第二,确保两位嫂嫂的安全,必须养好她们;第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离开曹营去寻找兄长。曹操全部答应。

曹操对关羽十分优待,经常宴请他,又送他美女和金银财宝等。关羽让美女们服侍嫂嫂,财物则交嫂嫂暂时收藏。曹操又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为报答曹操,主动请战,杀了前来挑战的袁绍的名将颜良和文丑。

袁绍气愤之下要杀此时投奔他帐下的刘备。刘备就写信给关羽,说你杀了袁绍的大将,是否忘了咱们当初结义的誓言,投降曹操了?关羽回信说,“我要是有异心,愿上天惩罚我!我对大哥披肝沥胆,信中如何能说得清楚?咱们兄弟必有相逢之日!”(“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NO.4 千里走单骑

“千里走单骑”典出《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情节同“披肝沥胆”相接。徐州之战后,刘关张三人失散,刘备投奔了袁绍,张飞到古城当了县官;关羽则有条件投降了曹操。关羽在报答了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收到了刘备的信,确切知道了刘备的下落,便毅然决然地离开曹操,带着两位嫂子去千里寻兄了。这就有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NO.5 过五关斩六将

这个跟“千里走单骑”是并列出现的。它是关羽千里寻兄的过程体现。当时关羽向曹操告辞,曹操故意避而不见。关羽将曹操送他的财物、美女全部留下,将自己的汉寿亭侯大印挂在营中,给曹操留下一封书信后,便护着二位嫂嫂找刘备去了。

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关羽遭到了曹操部下的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军的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关羽因此壮举而闻名古今,被称为兄弟义气的第一代表。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称其为《三国演义》三绝之一的“义绝”。

不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向来颇有争议,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并没有对此事的记载,书中只是说: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所以后世学者分析,关羽虽有千里寻兄之事,但曹操并未派兵追赶或设卡拦阻。关羽此行可能很顺利,所以“千里走单骑”是真,但“过五关斩六将”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夸张。然而,不管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已成为关羽的标志性举动,再也抹不掉。

NO. 6 夜读《春秋》

夜读《春秋》的典故仍出在关羽千里寻兄这个大的故事框架中。当时关羽带着刘备的甘、糜二夫人被曹军俘获时,曹操劝降,关羽以三个条件投降。在路上驿馆安歇时,曹操故意安排关羽和两位嫂子住在一个房间,但关羽让嫂嫂们住在里屋休息,自己在门外点灯,拿出《春秋》通宵阅读。后来他在到河北寻兄的路上,也是如此,常常在夜里,在两位嫂嫂休息后,自己挑灯夜读。

这个故事在《三国志·关羽传》注引《江表传》中,原文只有一句话:“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意思是说关羽喜欢读《左传》,已经到了能够背诵的程度。所以有人认为,当时他读的应该是《左传》,而不是《春秋》。不过,《左传》和《春秋》两书还是有联系的,旧时相传《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所以《左传》也被认为是对《春秋》这部史书的注解,也叫《春秋左氏传》。因此,关羽好读《左传》,当然也可能也是好读《春秋》的。

​NO.7 单刀赴会

这个成语最先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

我们知道,刘备为了立足,曾向东吴借荆州,但后来他却赖着不还。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后,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恼怒之下,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湖北公安,派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

双方剑拔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的危险,此时,鲁肃为了顾全大局,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不过鲁肃要关羽单刀赴会以表诚意,于是关羽只带了少数随从去了。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得以继续维持。

后来《三国演义》上为了突出关羽的神勇,在这次谈判中,把关羽彻底高大上了,而把鲁肃写成了鼠目寸光的小人。其实,是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语)。不管如何,关羽单刀赴会,同东吴谈判,足见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孤胆英雄之气魄。

NO.8 绝伦逸群

这个成语后来也被人写做“超群绝伦”。也是出自《三国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公元214年,刘备率兵攻打四川,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听说诸葛亮在四川用计收降了勇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才能如何。诸葛亮知道关羽这人比较自负,向来不服气别人,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乃一代英杰,可与汉初大将黥布、彭越之辈相比,也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却不能与你相提并论,不如你这样出类拔萃,无与伦比。”关羽看后大爽。

NO.9 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也是非常有名的了。这个典故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都是浓墨重彩地描绘过的。只不过在《三国志》上,没有说明为关羽动手术的大夫是华佗:“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关羽在被医生动手术时,同旁人饮酒谈笑,手臂鲜血淋漓,血都漫出盘子了,仍毫不在意,其铮铮铁骨确实令人钦佩。

而《三国演义》把这位医生定义成神医华佗,并且写得更加详细而精彩,更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

NO.10 关公打蚂蚁

这个典故还跟周仓有关。周仓,史上查无此人,在《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不过在民间传说里,他是山西省平陆县人,他出身贫苦,少年时经常到解州一带的盐池里挑盐卖盐,练就了一双飞毛腿,而且双臂一抖,有千斤之力。在《三国演义》里也是位比较重要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周仓本为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麾下一员大将,张宝死后,周仓和黄巾军的另一将领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关羽千里走单骑路经卧牛山时,遇到裴元绍打劫,从而使周仓结识了关羽。周仓为关羽的义举所感,便放弃占山为王的念想,追随了关羽,自此成为关羽的贴身护卫,对关羽忠心不二,矢志不移。此人有盖世之勇,在关羽镇守荆州,对抗曹魏名将于禁与庞德的战斗中,周仓曾于水中生擒庞德。最后他在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也追随其主自刎而死。遂有“天下第一忠心之人”之称。

周仓虽力大威猛,但生性粗豪,头脑简单。一天,关公和周仓来到一棵树下休息。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关公便对周仓说:“小周,你能把这些蚂蚁打死吗?”周仓一听,哈哈大笑,“你逗我不是?别说几只蚂蚁,即便是一群恶狼又何惧哉?”于是出拳便打,砰地一声,直接把地上打个坑!但蚂蚁却没事;再用力一打,蚂蚁还是若无其事。周仓眼见小小蚂蚁都打不死,急得头上冒汗,脸红得跟关公似的。

关羽见了哈哈大笑道,“怎么样?不中了吧!瞧我的,呵呵。”只见他伸出食指,轻轻一捏,蚂蚁立马死了好几只。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拍拍周仓的肩膀道,“杀鸡焉用牛刀?对付小蚂蚁哪能用那么大力气啊!我知道你力大如牛,但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用拳头可以摆平的,还得用脑袋,这才能成大事!”周仓拜服。

这个典故在《三国》里并没有出现,但在《山西通志》里有记载,在晋南一带也多有传说。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广为人知。以上关于关羽的10个成语或典故,除第一个“悯冤除豪”和最后一个“关公打蚂蚁”外,应该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看法,若各位网友还有什么关羽的成语、典故,还请贡献出来,大家欣赏!

(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山西通志》等。

关羽的这么多神奇故事,原来都是好听的传说!

世界唯一:许昌为啥有座白胡子关公庙?‖老家许昌

文‖贾凤翔

先谈两个观点。

第一,史书中写的也不全是真实的,史书中没写的也不全是不真实的。下面举两个例子。

《左传》上写,晋文公重耳去世后,抬着他的棺椁出殡,忽然里面发出牛叫声。

史记》上写,刘邦他爹回到家,看见老婆身上卧了一条龙,然后刘邦他妈就怀孕了,生了刘邦。

晋文公死后在棺材里学牛叫,刘邦亲爹是一条龙,这些事显然是忽悠人。不过不是写史书的忽悠人。

古人有迷信思想,写史书的人听到了这些编出的故事,误以为真,就写进了史书。而没写进史书的事情,可能是写史书的人没了解到,或者是了解到了不敢写,不想写。当然,总的来说,史书中写的可信度高些,史书中没写的可信度低些。

第二,搞历史和搞文学不同:搞历史的目的是探究真相;搞文学的是从作品需要考虑。

例如:《史记》中的苏秦主要写的是他与张仪之间的故事。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证明,苏秦是比张仪晚一个时期的人。搞历史的就用新的证据纠正史书中的错误。但编剧本的人感到《史记》中的故事更有戏剧性,就按那上边的写。

再如赵氏孤儿的故事。

《史记》中记载:全国书记(司寇)屠岸贾要作乱,晋景公听信了他的谗言,诛灭赵氏家族。赵朔的老婆庄姬是晋景公的姑姑,怀有赵朔的遗腹子,逃到晋景公宫内躲藏,生下一男。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友人程婴将孤儿救出,抚养成人。

而《左传》上说:晋景公的姐姐庄姬与老公赵朔的叔叔赵婴有奸情,事情败露后赵婴被赵家人赶出晋国,死在齐国。庄姬怀恨在心,诬陷赵氏作乱。于是,晋景公诛灭了赵氏家族,只有庄姬的儿子没有被杀。

搞历史的就进行分析:《左传》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写的,而《史记》是几百年以后的人写的,所以《左传》可信度高。而编剧本的人认为,《史记》的故事更生动,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按这上边的内容改编。

不过,史书中没写而文学作品中写的也不能说全部都是虚构的。因为文学作品可能是是根据传说写的,而这些传说可能被写史书的人漏掉了。这种情况较少。

下面谈关羽的事迹,哪些是史书中写的,哪些是文艺作品和传说中的内容。

【关羽对刘备的感情】

《三国志·关羽传》上说:“先主与二人(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可见感情的真挚。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的“桃园三结义”《三国志》没写,并且据《三国志》,关羽比刘备大一岁。“桃园三结义”应该是虚构的情节。

【关羽温酒斩华雄】

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回。《三国志》上说,华雄是被孙权的父亲孙坚斩的。

【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回。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当时刘关张投奔公孙瓒,而公孙瓒没有参加这次战争。

【关羽第一次来许都】

这是在建安三年(198)十一月至次年二月。晋朝史学家王隐《蜀记》记载:“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三国志》没写这件事。《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写得很具体。

【关羽第二次来许都】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

建安五年(200),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土山三约”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三国志》没写。

【关羽一夜胡子全白】

关羽在见到曹操之前,在颍阴(今许昌魏都区)东门外住了一晚上,因思念刘备,一夜之间胡子全白了。这是许昌传说。现在许由路东端有白胡关公庙,世界唯一。

【曹操款待关羽】

曹操款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吃的是什么?地方戏中有这样一段曹操的唱词:

烤红薯干面味道好,

包了饺子炸油条。

胡辣汤豆腐脑口味地道,

捞面条掺油菜把臊子浇。

搬蒜臼又把蒜汁捣,

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

再给你蒸一笼马齿苋菜包。

每日里三餐饭管你怼饱,

不兑现叫你曹大嫂把我的毛薅。

这是民间艺人发挥。

【曹操赠送关羽战袍,关公穿在里面】

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一日,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然口虽称羡,心实不悦。

但上述《三国志》无记载。

【曹操赠关羽赤兔马】

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忽一日,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

按《三国志》,赤兔马确为吕布之马,吕布失败后马没有下落。

【关羽月下斩貂蝉】

曹操把貂蝉赠送给关羽,关羽担心自己坏了心志,就把貂蝉杀了。另一版本是貂蝉拔剑自刎了。这个情节《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没有。有这个戏。貂蝉这个人物《三国志》上也没有,《三国演义》有。

(意犹未尽?更多精彩,见明日完结篇。)

【作者简介】贾凤翔,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理论、书法、音乐、摄影诸领域均有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发表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公的八个经典故事

斩除恶霸:关羽小时候出生于穷苦人家,为了保护自己,学了一身好武艺。在19岁时,他杀死了霸占张继昌女儿鸾娇的熊祥,救出了鸾娇,并最终逃出家乡。

桃园三结义:关羽遇到了刘备后,发现刘备有远大的目标和正义感,于是与刘备、张飞在张飞的家园附近结义,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土山三约:在徐州之战中,刘备兵败,关羽被曹操生擒。曹操以“三便”的条件劝降关羽,但关羽提出“三约”,包括不投降曹操、善待刘备的家人、知道刘备下落后可以回到刘备身边,展现了关羽的忠义。

秉烛达旦:关羽在曹操军营中,曹操以厚礼相待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关羽为了表达对刘备的忠心,坚持每晚秉烛达旦,直到得知刘备下落后,才离开曹操,前往刘备军营。

温酒斩华雄:在曹操、袁绍等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时,华雄连败孙坚等将领,关羽主动请缨,在曹操倒酒给他时,他已提刀斩杀华雄,展现了其英勇善战的一面。

斩颜良诛文丑:在白马之战中,关羽骑马冲入敌阵,一刀斩杀颜良,随后又诛杀了文丑,展现了其高超的武艺和勇气。

过五关斩六将:在离开曹操前往刘备军营的途中,关羽先后通过了曹操设置的五个关卡,并斩杀了六位守将,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忠于刘备的决心。

刮骨疗毒:在攻打樊城时,关羽被箭射中,箭头有毒。华佗提出要为关羽刮骨疗毒,关羽为了不影响战斗,坚持让部下为自己治疗,展现了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三国演义】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