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作文

时间:03-28 故事会 提交错误

新华全媒+丨“把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三个长城保护员的故事

新华社石家庄6月11日电(记者李凤双、曹国厂、郭雅茹)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横跨15省区市,蜿蜒盘旋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在长城沿线,有一支6000多人的长城保护员队伍,他们踏遍长城的每一个角落,抚摸长城上的每一寸砖墙,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长城保护最前线的主力。

张鹤珊:长城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仲夏时节,天刚蒙蒙亮,在离秦皇岛市区40多公里的长城脚下的城子峪村,67岁的张鹤珊揣上垃圾袋,提一把镰刀,出门巡护长城。

一路割杂草、捡垃圾、查看每一处城墙……张鹤珊健步如飞,太阳爬上山头,他也登上了敌楼。6公里、23个敌楼,张鹤珊每天至少用5个小时巡视一遍。

张鹤珊生长在长城脚下,对长城感情深厚。1978年,23岁的张鹤珊开始自发守护长城。2003年秦皇岛建立“长城保护员”机制,他成为首批长城保护员。

劝走放羊倌,赶跑偷砖贼……为守好长城,张鹤珊跟很多人急过眼、红过脸,也吃过各种苦头,可他凭着热爱坚守了44年。“长城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每天不去走一走、看一看,心里总放不下。”张鹤珊说。

每年这时候,不少户外爱好者到长城上组织集体活动,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长城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为此,张鹤珊想出一个法子,他主动联系各地“驴友”组织负责人,宣传相关规定,并在巡护长城时为“驴友”义务讲解长城知识。为了听他的讲解,一些“驴友”爬长城前主动向他“报备”,还随身带上袋子清理捡拾沿线垃圾。

张鹤珊在给游客讲解有关城子峪长城的故事(2016年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张鹤珊不仅保护长城,还不断研究长城,搜集民间传说,挖掘长城文化内涵。2009年,他的《长城民间传说》出版,收录20多个故事。

为更好地宣传保护长城,他还开设个人抖音账号,通过短视频和不定期直播为几十万粉丝分享巡护见闻和长城文化……

“长城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只有保护好它,才能让子孙后代感受到长城文化、长城精神。”张鹤珊说,守护长城不是任务,是对祖先和子孙后代的交代,是文化的传承。

许国华:让长城文物“活起来”

六月的板厂峪,天高云淡,群山吐翠。山脚下,一座满是“老宝贝”的长城文化展馆,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这是明代的火铳,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这是当时戍边官兵用的毛笔盒,你看多讲究,笔筒和墨盒是一体的。”68岁的许国华格外珍视这些老物件,“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

四百多年前,一支由义乌将士组成的军队远离家乡,在名将戚继光的带领下修筑蓟镇长城,长期坚守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西的敌台。他们以敌台为家,繁衍生息,后在长城脚下发展出许多义乌兵后裔聚居的村落,秦皇岛市驻操营镇板厂峪村就是其中之一。

保护好长城是板厂峪村村民许国华心中的信念。“小时候在长城上玩,看见有人到长城上翻砖抓蝎子、挖草药、放羊、搬长城砖,我就心疼!”许国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感情。

2002年,许国华当起了长城保护员,全身心投入到保护古长城的工作中。20年来,许国华为长城文化展馆的发展和完善不断努力。“我对长城文化的热爱更深切了,每一件宝贝都有它的故事,都有先辈生活的印记。”许国华说。

2020年许国华在板厂峪长城巡查。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许国华在微信公众号上宣传长城文化,讲解长城知识。截至6月10日,《老许讲长城文物》已经制作了285期,还在持续更新中。

如今在许国华带领下,多位志愿者在板厂峪从事长城保护、文物整理和讲解等工作。“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长城故事,宣传长城文化,加入长城的保护中来,才能将长城精神传承下去。”他说。

林长友:我的使命是让长城的生命尽可能延长

始建于1368年的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区交界,1567年在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带领下进行了续建、改建,以其保存完好的建筑工艺与防御体系蜚声海内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的金山岭长城,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周边村民的“石料厂”。那时人们物质条件差,缺乏保护长城的意识,一些村民到长城撬砖垒房。

看到这种情形,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二道梁子村村民林长友的父亲退伍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护长城之路。

“父亲保护长城是义务行为。”林长友说,为养家糊口,父亲只能利用工作之余巡护长城。

父亲病故后,为照顾家庭,林长友初中毕业后就到北京务工,在古建公司学了一年多瓦工后,收入相当可观。可长城保护工作也需要有人继承,1989年,他决定回老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3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从未间断巡护长城。

如今已是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文物保护科副科长的林长友,每天依然带领他的团队,巡走在近10公里的长城沿线上,仔细查看砖石有没有松动、移位、脱落,墙体是否有酥裂、下沉,敌楼、马道是否渗漏、积水……在看管保护长城的同时,他们还肩负着长城环卫、森林防火、宣传引导等职责。

“金山岭长城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从一名瓦工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的使命就是尽我所能,让长城的生命尽可能延长,再延长……”

秦朝泪史:孟姜女一哭倾长城,揭秘古代百姓的无尽苦难与不屈坚韧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朝以其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的壮举而名垂青史,但同时,这个强大的帝国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在诸多关于秦朝的民间故事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无疑是最具震撼力、最能触动人心的篇章之一。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百姓在暴政下的悲惨生活,更凸显了他们面对苦难时的不屈与坚韧。

孟姜女的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的零星记载,但真正形成完整、流传广泛的版本,则是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在多数版本中,孟姜女被描绘成一位美丽、善良、忠贞的女子,她的丈夫范喜良在新婚不久后就被抓去修筑长城,从此音讯全无。孟姜女历经艰辛,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却得知丈夫已累死埋于长城之下。悲痛欲绝的她,在长城上痛哭,这哭声感天动地,竟使长城崩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孟姜女的故事,不仅仅是对个人悲剧的叙述,更是对秦朝时期广大百姓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长城,这座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地区免受外族侵扰,但其修建过程中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史书记载,秦朝修建长城动用了数十万劳工,他们背井离乡,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许多人因劳累过度、饥饿、疾病等原因而死亡,他们的尸骨被就地掩埋,成为了长城的一部分。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就是这些无数劳工中的一员。他的命运,是那个时代无数普通百姓命运的缩影。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帝王的雄心壮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补偿。孟姜女的哭声,不仅仅是对丈夫的哀悼,更是对所有因修建长城而牺牲的劳工的哀悼,是对那个时代无数百姓苦难生活的控诉。

然而,孟姜女的故事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苦难的描述上。在悲痛之余,她展现出了古代百姓面对苦难时的不屈与坚韧。她不顾一切地踏上寻夫之路,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从未放弃。当得知丈夫已死,她并没有选择沉沦或逃避,而是用自己的哭声,向世人展示了她的悲痛和愤怒,也向统治者发出了无声的抗议。

孟姜女的哭声,虽然无法改变丈夫已经死亡的事实,但却在民间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她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四面八方,成为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佳话。人们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不仅表达了对孟姜女遭遇的同情和哀悼,更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愤怒和不满。这种力量,虽然看似微弱,但却在无形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它还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首先,它体现了古代百姓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追求。在孟姜女的心中,丈夫的生命比一切都重要,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寻找他、守护他。这种对家庭、亲情的执着追求,是古代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其次,孟姜女的故事还体现了古代百姓对正义、公平的渴望。在秦朝暴政的压迫下,百姓们虽然无力反抗,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正义、公平的追求。孟姜女的哭声,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正义、公平的呼唤和渴望。这种呼唤和渴望,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社会和生活。

最后,孟姜女的故事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反思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了秦朝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也让我们思考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一个强大的帝国,如果忽视了百姓的利益和福祉,那么它的根基就会动摇,最终走向衰亡。孟姜女的故事,就是对这个历史教训的深刻揭示和警示。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一曲悲壮的史诗,它记录了秦朝时期百姓的苦难与坚韧。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古代百姓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追求,对正义、公平的渴望和呼唤,以及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反思。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孟姜女传说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作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