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差距在哪里?
读书的人不一定高尚,不读书的人也不一定粗俗不堪。那么读书和不读书是否差别不大?我看未必!书籍对一个人的滋养,是润物细无声的。
最近聚会的时候,听到几个好友的自我吐槽。
小A说:“我总是收藏好多书单,然后就没有打开过第二次。”
小B说:“一旦看到书打折,我就忍不住买,可是买完就把它们丢在书架上不管不顾了,有些书,连包装都没拆。”
小C叹了一口气:“我本想看书的,可谁知一旁的手机……哎,是手机先动的手。”
小D补充了一句:“每天加班加点早就疲惫不堪,难得可以休息,为啥还要看书呢?”
……
我们似乎总挤不出时间来读书,总有各种比读书更需要做的事情,只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读书并不是一件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不吃饭你会饿,不喝水你会口渴,不洗澡你会不舒服,不护肤你会变丑,不工作你会缺钱花,不睡觉你会疲惫……而不读书,好像一时半会儿没啥影响。
但是,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时间久了,就能看出天壤之别。
读书影响一个人的表达。
人们常说“爱在心口难开”,其实是书读得少,胸中墨水不多,影响了你的表达。
关于爱情,你会怎样表达?只会说“我爱你”吗?读了书,你才知道原来爱可以这么好听!
你可以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也可以这样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亦或者是这样的:“没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
别人通过你的表达,可以感知你的内心深处是否足够丰富,是否足够有趣明亮。
读书的好处体现在你思想上。
读书少的人,思想容易被别人左右;读书多的人,有自己的见解,即使面对权威,他们也敢提出自己的质疑。
初中的时候,我很羡慕班上的一个同学,她的作文很棒,亮点频出,连老师都赞叹,文章也常常被当做范文在整个年级里传阅。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质疑,她脸上的自信,永远那么迷人。我问她秘诀,她说:“我只是喜欢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读书给了她底气,更给了她保持清醒头脑的资本。
学生时代,老师的话对我们来说就是绝对的权威,但她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让我羡慕不已。
读书之人,能深度思考后多角度地看待这个世界;知道有些问题,其实不只有一个答案;能明辨是非,亦懂得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你知道了成功不止一个定义,你懂得了断舍离、钝感力,你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你有了自己的主张,有了自己的选择,亦有了自己的人生……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精神世界不一样。
两个月前,我常感到心浮气躁,文笔枯涩,怎么写都不尽如人意。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这个朋友出了一本书,那个朋友又写出一篇爆款的文,急得团团转。
迷茫加上焦虑,致使我那段时间总是乱发脾气。后来,索性买来几本纸质书,关掉电子设备,静心读书。
一个清晨,一杯茶,一本书,从来没有这么惬意过!
有时候我还以书会友,和书友讨论书中情节,说到兴头上,还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恨不得立刻就把书中有趣的地方和对方分享。
当我自感精神世界贫瘠,却在书籍中与作者取得共鸣,在作者的带动下,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了不一样的人,体验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是一个见自己、见天地、见众人的过程。是书籍启迪了我,让我汲取了力量,充实了我的人生,让我没空去迷茫,无暇去抱怨。
夜话|培根: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短文两篇
弗朗西斯·培根
谈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今日话题:
您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呢?
在您的眼中,
最美的景象是什么?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高中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