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演讲稿范文——以医务工作者为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从踏入卫校这一天起,我便知道自己是一位白衣战士。我的战场虽然没有硝烟战火,却同样有着流血和死亡。医学事业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职业,我的使命是挽救生命,促进健康。我的每一项操作都关系着病人的利益和安危。所以,我特别崇尚慎独精神,也深刻认识到慎独的重要。我们的工作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能否坚持慎独至关重要,这是衡量我们们道德情操最标准的尺码。
要做好一名护士,首先要做到慎独,要学会做一个人。如何做好一个人?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以后在医院,接触的大多都是病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伸出自己的双手,让他们感到在冰冷的病房中,除了家人,朋友之外,还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照顾他。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阳光。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他人的时候,实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实质是在伤害自己。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所以,做人首先得要问问你想不想善良。
在这之前,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们为何不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人与事呢?宽容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解放,得到自由。不会让我们心存芥蒂。自然而然,在我们以后的工作当中,就不会出现一些违背自己良心和对不起病人的事情。
还记得在我们每次结束一学期的通知书的评语栏上,总会出现塌实二字。不仅仅学习需要塌实,做人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敢于躬身自践,不能光说不练。我们生在这个世上,难免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用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就成功了一半。能够左右我们的绝对不是事情的发生发展,而是自己的心态。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有战胜困难,走出困境,成功就会属于你。
然而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学会感恩了吗?我们要感谢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谢教诲我们做人的老师,感谢我们的过去,它给予我们最美丽的回忆。感谢未来,它给予我们成长与学习的动力。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赢得更多的财富。才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这就涉及到了责任二字。只有明白自己身上该有的责任时,才能做到感恩。才能用自己的行动报以父母,老师和整个社会。
同学们,让我们诚实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让我们用做高尚的品德来诠释护士这个职业。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处处开满鲜花。
学演讲练口才,就到张嘴就来。每月在北大、复旦面向社会,开设三天的演讲与口才公开课,国内著名演讲理论研究与培训专家文若河老师全程授课,更多信息可加赵老师微信: PKUZZJI
“关于诚信”的升旗仪式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 、亲爱的同事、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我们实验学校的贴吧里,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实验校服,你值得拥有!”这句话非常正确,因为实验学校不只是我们收获知识、成就梦想的地方,也是我们立德成人、升华自我的殿堂。因此,今天我发言的主题就是:我们身边的诚信故事。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具体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讲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在给2017级4班学生上课的时候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帅吗?其中有6名同学说:“帅!”我说:“说我帅的同学一点都不诚实,去,围着操场跑5圈;那些说我不帅的同学,跑50圈儿。”(学生笑)
在长相这个问题上,本来一面镜子就能解决,我自己的内心也能做出判断,我却在虚荣心的支配下选择了不诚实。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我这个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如此赤裸裸地不诚实,必然会对班级管理带来下面这一系列危害:如果我不诚实,那么我在我的那些孩子们面前说话就没有威严;如果我不诚实,那么我在我的那些孩子们面前说话就不能理直气壮;如果我不诚实,那么我的那些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合理地怀疑我说的所有话是否真实;如果我不诚实,那么我那些充满正义感的可爱的孩子们就会质疑我的人品。总之,如果我作为班主任经常不能实事求是和信守诺言,那么我的孩子们就会与我日渐疏远。既然他们已经不亲其师,也就无所谓信其道,于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也就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的基本职业道德渐行渐远了。
因此,对于诚实守信这个问题,对我这个班主任和老师来说极为重要,同样它对每位同学而言也尤为重要,尤其是男同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这里有这样一个小笑话:有一位女士对她的男朋友说:“今晚六点钟的约会,如果你先到了,那你就等着;如果是我先到了你还没到,那你就等着。” (学生笑)尽管这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它不也在诠释着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吗?因为大家在大学期间或工作后,都是要谈恋爱的嘛!(学生笑)
说到诚实守信这个话题,我想暂时把镜头拉远一点,说一点大家可能都会有的烦恼或困惑。
我们中国人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难道上天真的会如此全知全能地应验吗?难道那个经常说着“狼来了”的小男孩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会被狼吃掉吗?好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最多的现象是,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好人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西天求取真经。
既然说到“狼来了”这个故事,我这里还有一个新版本:一个小男孩在山上帮村里的人放羊,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用“狼来了,狼来了”这样的谎言欺骗山下的村民们来救他,结果那些“每次都上当,当当都一样”的村民们不再相信小男孩的话而从此不再上山,于是小男孩就在山上把村里的羊给烤着吃了。(学生笑)
在这个故事里,不诚实的小男孩得到了很多,他不仅戏耍了村里那些因为善良而关心他的人,更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各位同学对同类的事件会有愤愤不平,以及愤愤不平之后的困惑或彷徨:凭什么我实实在在、掏心掏肺地付出,最终别人却经常欺骗我,而且他获得的奖励比我还多。因此,我凭什么要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类似的问题,也曾困惑过一个外国的小女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天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天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天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在西勒•库斯特参加的那次婚礼上,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错阳差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
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天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各位同学有何感想。其实我想说,这样的认知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因为“上天让善人成为善人,是对善人最高的奖赏”这句话,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充斥着浓厚的西方宗教思维,而我们中国人对宗教没有超越现实功利的信仰。因此,我们还是将目光转向中国,看看我们中国人的答案。
先分享一个真人真事:浙江省嘉兴市的乌镇,是个文化旅游胜地,曾被无数的文人墨客用各异的文采所书写,然而就在2019年的这个春天,乌镇却因为一位几近文盲的98岁老奶奶又一次火遍了网络。乌镇98岁的孙杏宝,50年前因为儿子结婚欠下一位木匠10元工钱,之后孙奶奶忘了这件事,木匠也从没向孙奶奶讨过工钱。转眼过了半个世纪,突然想起此事的孙奶奶在一个阴雨天,拄着拐杖打着伞,冒雨走了1个多小时,还了木匠1200元。连日来,到乌镇采访孙奶奶的全国主流媒体络绎不绝,可是面对如潮般涌来的媒体采访,孙奶奶一脸困惑地问,她只是还了一笔该还的债,怎么就来了这么多人?
面对孙杏宝老人的行为与困惑,让我想到了梁晓声的一段话: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的这四句话,我认为它就是我们这个世俗文化发达的国度对我们以上那些困惑的回答。这四句话如果通俗来讲,意思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是因为“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因为诚实守信,在我们国家它是天理,是良知,是修养,是境界,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真理,是不证自明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将镜头拉近我们身边。因为诚实守信这样的良知既然根植于我们国人的内心,所以这样的事例也就时时刻刻环绕在我们身边而并不遥远。
2017年,那是一个秋天,比以往时候来得并没有晚一些,(学生笑)同样的,两面锦旗也恰到好处地送到了2015级高三级部。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几个大字:“精心育英才,桃李满天下”、“拾金不昧,品德高尚”。那么,这两面锦旗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2017年8月19日,是高一新生开学的日子。这天下午,高三(四)班的闫怡澜和仲笑笑两位同学结伴由宿舍走向教学楼。就在以升楼西门外约20米的地方,她们发现了一个黑色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身份证、数张银行卡以及约三四千元现金。由于数额巨大,两位同学当时非常震惊,甚至大脑有点短暂的发懵,但回过神的她们,立刻跑到值班室,将钱包交给值班的王宝松老师,并说明了情况。在王宝松老师和学校众多师生的帮助下,终于将钱包完好无损地交到了失主手上。失主为感谢王宝松老师和闫怡澜、仲笑笑两位同学,所以才有了这两面锦旗的到来。
当然,这样品格高尚的老师与学生,这样光荣的事迹,肯定不是个例,也更不是过往的历史陈迹。就在我们的现场,就有以王菁、张盟琳、高莉雯、刘美婷、刘艺、张军一、丁小霏、陈建秀、李艳玲、姜俊超、李志伟、王乃皞(hào)、王雨夕、李茂华、江笑、刘璐瑶、梁家睿、王启云、崔正等为代表的69名同学,他们不仅没有玷污自己的姓名与内心的良知,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传承着,我们国家和我们实验学校一直以来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因为这69名同学,仅捡到和归还的饭卡就有62张,另外还有手表2块,钱包6个,现金4706元之多。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有人说它说明我们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比较能丢三落四,(学生笑)但我认为它不更是在说明着我们实验学子们的可爱与可贵吗?不更是在说明着我们实验学校优良的校风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在实处,让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其中吗?
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们可以不知历史兴替,但不能不有衣冠之正与得失之明。有衣冠之正,才有心意之诚;有得失之明,才有是非之分。正衣冠之镜,校园内随处可见;明得失之人,实验学校亦触目皆是。相信,受实验学校良好氛围熏陶的全体学子们,一定会以上面这69名同学为榜样,将我们实验学校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届届传承,让他人因之受益,让我们为之自豪,让我们为之自豪地再说一声:“实验校服,你值得拥有!”
谢谢!
(发言于2019年3月25日周一早上)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100字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一百字左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