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这句话里,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知者”,第二类人是“善者”,第三类人是“乐者”。
知,是一个代词,可以代表任何你感兴趣的事物,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也有认识或理解的意思。
好的,我喜欢。
乐,意思是幸福。
知者是知道如何做某事的人。当应用于学习时,它意味着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当应用于学习时,它意味着一个人知道如何学习。当用于歌唱时,表示会唱歌的人;当应用于工作时,它意味着知道如何做某种工作的人。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喜欢某件事的人。
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把某事作为幸福源泉的人。
以学习为例。 “知者”更多时候是被动学习者,“善者”是主动学习者,“乐学者”则是将学习视为快乐源泉的人。
例如,一个喜欢画画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心不在焉。虽然他知道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但他懒得做,也不肯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因为你不喜欢,因为如果你不喜欢,你就没有内在动力,行为就是拖延。这是“知识人”的典型表现。
在学习课堂上,“知者”的身份就是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课堂,等待老师将知识塞进课堂。这是一个被动且费力的过程。 “好人”会主动与老师互动,让学习过程顺利进行。 “快乐的人”独立学习。他们经常问老师的问题是:老师,这样对吗?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老师。
孔子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培养兴趣,发现“乐”,才是学习的正确之道。
【第《论语》章“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
用户评论
这句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学习知识很重要,但这句话让我思考如果只是追求知识,而没有把它应用到生活中,那其实意义不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同这个观点,《论语》常常讲的是实践与智慧的结合,单纯追求知识却不及真正了解并运用它带来的快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句话理解深层,其实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只知道一件事,更应该去喜欢它,并且从中学到乐趣和幸福感。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知”,“好”, “乐”,层次分明,很有意思。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总是把“知”放在第一位,但可能真的缺少了“好”和“乐”的体验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启发性,它让我更注重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太真了!学习是为了生活,为了得到快乐,如果失去乐趣,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在读《论语》的时候,也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要活出真实的人生,享受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点过分理想化吗 ?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啊,生活本身就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我们要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每天都在忙碌而没有享受的过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这句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强调人不仅要追求知识,更要追求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对于学习来说, “乐之者” 比 “好之者” 更重要,因为当我们真心热爱学习的时候,自然会愿意付出一份力去深入探索知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有时候也会忽略了对快乐和满足感的追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 但是生活很多时候也是要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如何才能在享受的过程中找到真正意义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引发了我对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反思,我想也许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快乐和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同意这个观点,仅仅沉迷于知识本身并不能让我们真的幸福,我们要学习运用知识,让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只是一个浅层的解读,《论语》的深度需要我们长期去体会和品味,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乐”这个词很难解释,每个人对快乐的追求不同,也许应该用更具体的事物来描述“乐之者”的状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