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经验、智慧,更沉淀了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发展历史。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刘琨吹笳散敌军》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刘琨吹笳散敌军》
西晋末年,北方匈奴贵族占据了整个中国北方的版图,让西晋王朝不得不陷入随时崩溃的局面之中。当时一些有志于北定中原的将领们,依然在坚持向北方宣战,希望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刘琨,生于官宦世家的他,不仅文采出众、相貌俊朗,而且还是与陆机、陆云齐名的“二十四友”。
永嘉二年,因为感受到了刘琨等人的决心,晋怀帝派遣刘琨北上收复河山,同时还任命他担任了并州刺史、振威将军以及匈奴中郎将等职务。
并州当时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区域,其中包括了西河国、太远国、乐平国、雁门郡、新兴郡、上党郡。因为西晋朝廷势力的丧失,让这里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失落了。在北部,拓跋鲜卑占据着雁门郡、新兴郡;在西部,匈奴贵族盘踞在西河国。上一任并州刺史是司马腾,他放弃了晋阳,早已逃亡到冀州去了。所以并州的局势好像一盘散沙一样,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琨并没有任何迟疑,他招募了千余名壮士,率领他们朝着晋阳出发了。在多年战乱的洗礼之下,前往晋阳的道路早就已经被摧毁了,而且沿途盗贼横行,道路坎坷。刘琨带着自己的部属一路勇往直前,不断和盗贼、敌军战斗,终于来到了晋阳。
战火带来的摧毁力量是不可预计的,晋阳已经变得满目疮痍,全城的人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万户,而且大多数的房屋都已经倒塌毁坏,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尸体。眼看着这一片焦土,刘琨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悲凉来,他制订了计划,首先帮助城中的百姓将亲人的尸骨掩埋,修复房屋,让大家不至于流离失所。然后,刘琨又组织大家将城池再次加固,在他的协调之下,晋阳的城防体系也逐渐恢复了,那些原本逃难的流民也开始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投奔刘琨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时,匈奴贵族刘渊已经建立了新的王朝,取国号为汉,并自立为汉王。这位汉王的老巢距离晋阳只有三百多里,匈奴的铁骑如果想要攻打晋阳,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来到城下。这个处境非常危难,但刘琨却毫不畏惧,当刘渊的大儿子刘聪和大将军石勒率兵前来攻打晋阳的时候,他带着全城的百姓出来应战。
有一次,匈奴人又发动了几十万人的军队将小小的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刘琨查看了自己手下的将士和供给,发现士兵不足,粮草也非常匮乏。城中的百姓也看到了这一局面,都认为这一次是真的守不住晋阳了。可是刘琨却泰然自若地站在城头,观察着匈奴人的大营。他发现匈奴大军虽然浩浩荡荡,但是士气并不高昂,推测这些士兵不过是临时征召而来的,战斗力也不强,反而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绪。
当天晚上,寒风吹拂着晋阳城,而刘琨穿着一袭白衣來到了城楼之上。他站立风中,远望着月色下的匈奴大营。过了半晌,刘琨忽然发出一声长啸,仿佛胸中有无限的惆怅和悲伤。这一声传到了匈奴的大营之后,并没有引发骑兵的攻击,反而让众人也都感到了无限的悲凉之意,那些原本就士气不高的士兵也都开始叹息。
到了半夜时分,刘琨又一次走上城楼,这一次他手中多了一个胡笳。在寒风之中,刘琨吹奏起了这种匈奴人特有的乐器,用他们最熟知的音乐来向匈奴大军致意。这是一首哀婉且感人的匈奴思乡曲,那些厌战的士兵听到了家乡的曲子,一个个抱头痛哭,思乡情绪更加浓烈。
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士兵们都还没有睡去,而刘琨又一次登上城楼,再一次吹奏着哀婉的曲调。这一次,匈奴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们不顾头领的呵斥,一个个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脱掉身上的盔甲,只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看到那些自行撤退的士兵,刘琨知道:晋阳的危机已经解除了。
音乐不仅可以传达浪漫,更可以出现在铁血硝烟的战场之中,而且能够起到退敌于无形的作用,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这种难以想象的战术,是因为刘琨掌握了敌人的心理,巧妙地发动了心理战,通过多种手段来刺激和影响敌人,让他们随着音乐陷入到哀伤情绪之中,从而引爆了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的思乡、厌战情绪,彻底瓦解了敌人。通过引导对方的心理态势发展,促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从而削弱敌人的斗志,增加自己的信心,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实在是妙之又妙!
学习啦小编寄语:
历史上的匈奴是这样子的: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刘琨吹笳散敌军的故事】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