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丧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大众的认知辖区,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如何理解和使用丧,才不至于真的让自己的生活一路丧到底。
0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上周末被领导派去外地给客户提案,整个过程进展得并不是很顺利,回来的路上,我手欠发了一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的朋友圈,随后就睡着了。下了车再一刷,收到的几条评论吓得我忙不迭地删除了刚才那点儿负能量。
明年高考的表妹第一个留言说:“真理,反正不管我怎么刷题都学不会。”一个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至今待业在家的大学同学说:“看到你也这么丧,我就放心了。”其他的内容我没有仔细看,大致就是严重同意和与之相仿的“小确丧”吧。结果,我既没躲过大姨的兴师问罪,也没逃得了同窗的八卦式慰问。
回过头来想一想,我经历的是方案改了一万遍,客户最后还是敲定了第一版。却被表妹领会成了反正也不会成功,所以不需要努力,甚至给了连一步都未曾迈出去的人些许宽慰。难道是成年人没有丧的权利吗?
后来,我反复想了想,大概问题出在我在不恰当的场合,以错误的方式将它表达了出来。
这世界有时候挺残酷的,它甚至不允许你在失落的时候缩起头来做一次鸵鸟。
02。争什么,我只想躺赢
健身断断续续也有一年多了,前阵子在瑜伽房,被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忽悠着加了一个健身群,这个人就是陈医生。
陈医生是这家健身房的灵魂人物,是每年参赛拿名次的半职业选手。我年卡到期了,也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最后一次一起练完器械放松的时候,我说了句,陈医生加油,争取拿个第一回来。
陈医生一如既往地没正形,他说:“争什么,我只想躺赢。”回想起来,我只要在朋友圈发点表决心的鸡汤,他就会调侃我是不是入了什么邪教。一个成果丰硕的人却从不晒肌肉和汗水,反而天天把“江湖险恶,不行就撤”挂在嘴边。偶尔发个小视频,还都是朋友的训练过程。若是单看言谈,陈医生无疑是丧中之王,可再看举止他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标杆。
一天保持三练,上完夜班吃个早餐就来撸铁,那天我们亲眼看着他自己把练器械时脱臼的小拇指接了回去,晚上包着纱布继续来练。我好奇地问Allen,陈医生这么勤奋的一个人,为什么天天传播丧文化。
Allen告诉我,像陈医生这样努力又自律的人,根本不需要用鸡汤来激励和鼓吹自己,因为他的厉害大家有目共睹。至于丧,大概只是一种自我嘲讽和调侃吧,毕竟,时刻保持激情澎湃太累了,生活本身已经够辛苦了。
百度词条上对于丧文化的解释我不敢苟同,原话是:
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地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但我所见到的现代人的丧,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是对于潜在规则的坦然接受,是经历了挫折之后渐渐收起的锋芒,是成熟和诚实。他们上一秒把生活骂得一文不值,下一秒却在更加努力地付出。
别不待见,别去伪装,你和生活正面相迎的樣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其实丧,不过是现代人,对不符合期望的生活、对充满失控感的时代,给予的温和反击罢了。
【丧,只是现代人温和的反击】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