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佐证某个观点,而生编硬造的故事最无趣。
让我们来看一个心灵鸡汤文中的典范。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富翁对渔夫说,如果,你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增加利润。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
那你现在在干吗?渔夫问,我在晒太阳啊。富翁回答。那不和我一样吗?渔夫说。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纸杂志广为流传。那些写心灵鸡汤者和信仰心灵鸡汤的人也自认为找到了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孜孜以求的,正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所以,比起追求我们追求不到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
这个道理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事实上,他的结论是好的,但是他的推论是错误的。鸡汤作者为了得出他的结论,刚好写到对他自己有利的位置就马上停笔了,没有再深入下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得出的感悟是站在渔夫这个狭隘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圈子,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富翁来说,他的享受生活并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享受着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又可以去骑马,后天他还可以去森林里打猎,这些对渔民、放牧人、猎人来说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觉得不稀奇。但对富翁来说是新奇的,关键在于,他玩腻了就可以去选择其他,他有这种权利。但是渔夫并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渔夫为了生计,只能终日守在沙滩上,每天重复着他的生活,终老至死,这正是他生命的悲剧所在。
我们如果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看清楚,他们实际上讲究的不是客观、严谨、方法正确,而是讲究怎样使自己的道理看起来很正面很阳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已经被他们隐去避而不谈,而是选择一些对他们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
很显然,这个渔夫的身份隐喻了我们当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数人为了生计,为了家庭,都像渔夫一样,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朝九晚五,就此了了一生。现在突然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真是让人解气啊!然而,现实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得很多人逻辑混乱。在看这个关于渔夫和富翁的故事的时候,我还发现,还有好几个版本,同样一个故事,还想阐述不同的人生感悟,然而这些感悟跟我之前谈论的人生感悟一样,都是歪道理。
即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时,渔夫和富翁的对话都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鸡汤作家为了说明一个自认为很正确的道理,经常不惜编出一个故事来。
【换角度看心灵鸡汤】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