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沈括:《梦溪笔谈》谈了什么

时间:04-27 民间故事 提交错误

沈括(1031—1095),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历任检察官、中书、行房吏、翰林学士、兖州知府。 后因“永乐城之战”被贬。 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写下著名的《梦溪笔谈》。

1、《梦溪笔谈》讲的是什么?

全书《梦溪笔谈》分为故事、辩证、韵律、意象、人事、官场、权智、艺术、书画、技艺、器物、法术、奇事、谬论、嘲讽、杂志、药材等。讨论。 共有17座城门,记录了当时的许多科技发明和文化艺术。

梦溪笔谈》的科技内容极其广泛。 据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统计,书中有关科技的文章有207篇,占全书的近30%。 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建筑等。

《技法》准确、详细地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的情况。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靠的活字印刷史料,受到国际文史界的高度重视。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改进了浑仪、浮球、标准表等;

他从物理学角度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即浮水法、放在钉子上、放在碗口上、挂线法; 他还指出,指南针并不总是指向南方,而是经常稍微指向东方; 指南针有指南,北有两种。 这是关于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地球磁偏角的发现的重要史料。 直到1492年,哥伦布才发现西方,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在地理学方面,沈括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撰写了有关山川地名的演变和考证的条目,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沈括对各地重要物产、重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生产、销售、经营等的记述,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地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沈括考察了温州雁荡山独特的地貌,分析了其成因,指出:“其原因是山谷侵蚀所致,沙土消失,唯有巨石挺立。 ” 这种关于“水力侵蚀”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这种观点直到18世纪末英国赫顿的《地球论》一书中才出现,比沈括晚了约700年。 20世纪20年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了《沈括对北宋地学的贡献与叙述》一文,高度评价了《梦溪笔谈》在地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油”字最早记载于《梦溪笔谈》:“匡、燕境内有油,昔曰‘高奴郡产肥水’,就是这个意思。生于水边、沙子、泉水,混杂在一起,乱窜出来,土人用雉尾捞起来,放进缶里。” 这说明沈括在兖州为官时发现了当地的石油,并出兵西夏。

石油在宋代又称火油。 它的主要功能是照明、制造石墨和军需品。 在冷兵器时代,石油是火攻的重要材料。 北宋曾公亮于1044年撰写《武经总要》时,将石油作为重要的军事物资列入书中。

沈括还发现石油烟可以用来制造墨水,并进行实验,发现“黑光如漆,但不如松墨”。 他断定,这种墨水今后一定会风靡全球。 他建议推广这种用石油烟制成的墨水,从而减少砍伐树木来制造墨水,保护生态环境。 为此,他还赋诗一首:“二郎山大雪,人学悬浊琼录。素衣尽尽,石烟犹洛阳尘,冬未未。” ”。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和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

宋史·沈括传》的作者说,沈括“博学多才,通晓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占卜等,其著作一切。”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个坐标”。 被世界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二、沈括的学术特色给我们的启示

梦溪笔谈》之所以受到如此好评,与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应有的学术品格有关。 他不仅记录了自然现象,而且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各种观察、实地测试和实验活动,以总结和解释它们。 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沈括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不遵循古语

能够做到如此全面的科学解释,在于沈括有着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够领悟天文、历法、音乐等高深理论,并屡有发明。 因此,《梦溪笔谈》不仅记录了前人对科学知识的见解,而且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新颖的见解。 他从不满足于遵循前人的旧理论。 他经常亲自验证并提出理论来解决前人的错误。

他治学不盲从,经常指出古代理论的不合理之处。 例如,卷三有关于舜帝二妃的记述:

相传,篁陵的两个女儿是尧、舜的妃子。 既然两位皇帝蜕变的盛世是从闺房开始的,那么两个女儿就应该具备担当、妾室的美德。 从年龄来看,顺治方在位时,两位妃子的牙齿都已经百岁了。 后世所写的诗词歌赋,无不把女性当作女性来对待。 他们言语亵渎,狂妄自大,都是礼义罪人。 (第三卷第四十七条)

仅凭数学常识,他推算出二妃在舜帝宫时已经年近百岁,不会是诗人笔下的少女。

许多人非常重视《梦溪笔谈》的科学知识价值,指出沈括在数学、物理、天文、历法等知识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这固然是《梦溪笔谈》给后人带来的重要科学素材,但我们更需要关注和学习的是沈括是如何把自己推向领先水平的。 或许,从书中的一些条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沈括的治学态度如何使他在北宋的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文理兼备的博学者。

2、理性审视问题

沈括秉持理性的态度,审视各种事物。 比如《魔法》下面这篇文章就谈到了“预知”的问题:

提前知道的人可以说出几千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梦中也可能有,所以他们知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我会说不然。 事情没有注定,只有知道了才知道,那就是今天。 中年也是同时期,元妃先后。 这个原理很明显,熟悉了就能被盗。 或者可以说:“如果你能提前预测事情,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你就可以避免它。” 情况也并非如此。 如果你能避开它,那么当你提前知道的时候,你就已经看到了你想要避开的东西。 如果你没有看到你想要避免的事情,那它是事先不知道的。 (第20卷第350条)

这从逻辑上表明,不存在预知这回事。 沈括的论点很简单。 如果某件事是预定的,那么就必须在它实现之后才说。 但既然已经实现了,那也只能是现在才知道了。 他直言不讳地拒绝了那些认为可以通过先验知识来避免的人,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可以避免,那就意味着事情可以通过先验知识来避免,那么事情就根本不会发生;而如果可以避免,那就意味着事情可以通过先验知识来避免,那么事情就根本不会发生; 如果你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你避免了某些事情,那么这不是先验知识的问题。

3、注重实证观察和研究

沈括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只停留在书本上的记载,而是喜欢亲自观察、研究事物。

在《梦溪笔谈》中,有很多他亲自观察和实验的记录,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 例如,卷三中有他参观冶炼车间的记录:

世界上所谓锻铁用钢,是用软铁,用生铁弯曲,用泥密封,锻造而成。 称为“团钢”或“填充钢”。 这是假钢耳。 一时之间,生铁被认为是坚固的,但经过两三遍的炼制,生铁就会变得越来越软。 。 铁里有钢,表面有筋,面筋就可见。 炼钢亦复如此,但取精铁,百余火锻之。 每一次锻造都称为光。 它是纯钢,经过一百次锻造也不会减轻重量。 这是纯铁,颜色清澈明亮,但抛光后却变成暗绿色和黑色,与普通铁有很大不同。 还有那些精炼到底却根本没有钢铁的,都是大地所生的(第三卷第五十六条)。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真钢和假钢的区别。 这种细心观察事物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洪能饮水传奇的追求上。

书中还收录了沈括的天文历法观测资料。 其中一位(127)讲述了他对北极星的观察,他画了200多张星图进行观察,最后发现北极星与天极的夹角为三度。 足够的结论。

4、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联想能力

在中国古代,文人出行是常事,沈括也不例外。 沈括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山水的欣赏。 相反,他始终保持着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表现出惊人的联想事物的能力。 自然风光与地理变化的关系是用普通人不注意或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从地质角度来解释的。

例如熙宁六年至七年(1073年),他往返于两浙之间,还曾游览过温州雁荡山。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 此行,沈括敏锐地观察了雁荡山的地貌。 “原来是山谷里的洪水造成的,所有的沙土都消失了,只有巨大的岩石挺立着。比如大大小小的龙洗,水帘,还有初月。五谷丰登。”皆如水所挖洞”(第24卷第433条)。 冲积学说准确地解释了这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沈括出使河北时,途经太行山,见“绝壁间,常有螺蛳、石如鸟蛋,如丝带横过石壁”,因此认为: “以前这里是海边,现在东边就是大海了。” 千里”,并解释了海洋因河流沉积而变成陆地的原因:“所谓大陆,皆为泥所覆盖”(第24卷第430条)。

5、注重个人实验

沈括不仅能看到一般学者所注意不到的东西,还常常亲自验证自己的想法。 例如,《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在谈论“石油”时说道:

我怀疑这烟可以用,于是我试着把煤扫起来,看看是不是墨水。 黑光就像油漆,但不如松散的墨水,所以我对它小题大做。 我读的是“延川石液”。 这东西从此以后就会风靡全世界了。 (第 24 卷、第 421 卷)

又如,《不比谈·音乐气质》中有一篇文章谈到了“响应”的问题,这是声学中声音共鸣的一个课题。 沈括做了一个纸人模型测试实验来证明他的原理:如果他想知道答案,他先调琴弦,使声音和谐,然后剪纸人添加琴弦并敲击,以响应琴弦。 纸人会跳,其他绳子不会动。 声音的节奏是一样的,即使是用其他乐器和鼓来演奏,相应的琴弦也会振动。 这称为正确的声音。 (第537条)

《齐庸》中也有关于出土古弩机的记载。 沈括不仅能够用毕达哥拉斯算术理论来解释它的设计,而且为了验证这种计算方法应用于弩机是否可行,他自己做了一个实验:“我尝试设置三个经度和三个纬度,并用箭头标记它们,十个中我得到了七十八个。” 由此,他推断:“如果按照机器设置度数,就会被加密。” (第 19 卷、331)。

也许沈括不适合做官,但他从小注重观察和研究的习惯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并以文字的形式为他留下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梦溪笔谈》。后人。

沈括之后,指南针迅速用于航海并不断改进,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发展。 石油也被后世广泛使用。

为了纪念沈括,1979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沈括的名字命名了该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

就这样,沈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在了中华文明史和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沈括:《梦溪笔谈》谈了什么】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