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建的3G门户网被誉为“手机上的新浪网”;
刚刚获得的上亿元融资让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无线互联网业的第一人;
他不善言辞,绝不会讲很满的话,但做出来的事却永远高过别人甚至他对自己的预估……
他是2006年风头最劲的网络新贵,刚刚获得的上亿元融资让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无线互联网业的第一人。由他创建的3G门户网被誉为“手机上的新浪网”,是独立于移动运营商之外最大的WAP站点。他因而被称作“广州的陈天桥”,但他说:“我们的市场比陈天桥的更大。”中国手机用户数量逼近4亿,一个庞大的产业正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间弥漫起硝烟。
这个刚过完30岁生日的男人,看上去更像一个工科学生,稍显木讷,不善言辞,绝不会讲很满的话,但做出来的事却永远高过别人甚至他对自己的预估。
像所有看金庸小说和周星驰电影长大并受李嘉诚传记激励的上世纪70年代人一样,他具备着这个群体的突出特质:蔑视规则,自我独立。他将这种特质发扬光大,变成他成就事业最重要的性格基础。
连身边的同事也不太能搞懂邓裕强是个怎样的人,做技术出身,平常不苟言笑,严肃刻板,但却收藏了周星驰的所有电影,在公司年会上,花点子最多、最搞笑的也是他。
在他眼中,希望自己的脚步能比别人快几倍,但每次回北京,无论时间多紧,他一定会回趟北大,一个人在草坪上坐一会儿,喝一瓶啤酒,缅怀一下过去的青春岁月,并渐渐变成了一个仪式。
现在让他最伤感的是:大学时的酒帮成员大部分都四散各地,再也找不回当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极致快乐了。
酒帮大侠“杨过”
邓裕强是广东东莞人,自小受港台文化影响,上初中时就已经立志要做第二个李嘉诚,大学以后,又将目标换成了比尔·盖茨。
他从来就不是循规蹈矩的学生,他给自己的QQ取名叫杨过,因为在所有的武侠人物里,他最喜欢这个反传统反规则的侠客。
高中时,觉得去学校听老师讲课效率太低,他自己在家用一两周时间就能把一学期的东西都弄明白,所以也不跟家人商量就坚决不去上学,整整一年多时间。好在班主任也开明,一直为他隐瞒着,没有捅到校长那儿,才保留住学籍。
他不觉得这是叛逆:“因为我没有去做坏事,我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没错。”
他以高分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录取,进入大学后,也没有学乖,还是整个学期不去上课,只在宿舍里上网、打电子游戏和设计自己的软件,直到考试时老师才觉得奇怪,怎么又多出一个学生来。
当时邓裕强的梦想是30岁退休,所以大一时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挣钱,他的第一个商业行为是和同班好友张向东一起卖羽绒服;大三的时候,他看中了火暴的股票市场,遂想将自己研发的一个炒股软件带回广东创业,在他看来,这个市场还有很多空白,没有竞争,绝对有的赚。为此,他放弃了期末考试,准备一放假就离开学校,但父亲闻讯急忙坐飞机赶到北京,直到爷俩为此在宿舍门口大吵一架,他才明白了这个毕业证书在父母心中是多么大的一份荣誉,比他创办公司开创一个大大的产业的分量还要重,他被迫认可了自己现在一没银子二没人脉三没经验,贸然创业没有后盾因此风险很大的现实。
当时对邓裕强来讲还颇有点生不逢时的慨叹:大学时他们被互联网创业的那些财富英雄所激励,丁磊、张朝阳都是大学生的创业偶像,但到他们毕业时,却正好赶上互联网泡沫时期来临。为此付出惨痛代价的是张向东,他毕业后便与人合作投资成立软件公司,但很快遭遇失败。这个后来的3G门户网二当家感觉到了自己的急功近利,同时也让邓裕强意识到,在心理和社会经验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创业是冒险行为。
于是他回到广东,在电信局找了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的网站,在大家都在烧钱的情况下,他的个人网站竟然有了数万元的广告收入,虽然对创业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却给了他非常大的信心。
3年后,他开始了真正的创业,涉足移动的增值业务,并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当时的市场刚起来,大众都好奇,在一个垄断行业里赚钱也确实比较容易,所以做了一年多,他就积攒下200万的资本。
但从2003年年底开始,SP行业开始大管,移动管理政策越来越严格,小作坊式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时代开始变得难以想象。邓裕强嗅出“空气有些不对头”,意识到这样赚钱不能长久。他想到了转行。
决定做3G门户最先是受陈天桥《传奇》的启发,他想,游戏可以赚那么大的钱,肯定会有一天,手机上玩游戏会跟电脑差不多。于是他招了五六个人专门做手机游戏,但是做来做去,觉得它还是一个移动梦网。
如果依旧待在移动梦网的体系中,那基本就等于没有自己的资源,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宣传的途径。那就意味着赌注都要压在风险很大的人际关系或者政策上,意味着自己的命运还是卡在运营商上。
邓裕强是一个绝对不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和体制上的人。他就想,为什么不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渠道?
“如果我有一个WAP站点,如果我的网站有100万用户,那么我做出来的手机游戏就有钱赚。所以当时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做一个WAP站点,先建立一个平台来宣传我们的游戏。”
2003年9月,邓裕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拉来张向东加入。给公司起名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大学时代的一句戏言,当时这帮好友总是成群结队地去喝酒,有一次就有人提议,不如以后大家一起做事,公司就可以起名叫“酒帮”,没想到,戏言成真,只不过此“酒帮”变成了彼“久邦”。
两辆车和两笔融资
酝酿了半年之后,2004年3月16日,3G门户网正式推出。邓裕强的目标很明确:“第一个是做无线互联网上最大的门户站点,第二是做一个无线互联网的服务运营商。”
开始的时候是每天有几百人上来,很快到1000、2000……9个月后,他们的用户就到了100万,比预期提前了大半年。这不是一个建立在市场运作模式下的成功案例,完全是在用户的口碑和体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但因为成长得太快,依然坚持免费的3G门户网开始越来越感到强大的压力。到后期的时候,每个月的成本就是二三十万,光服务器就升级了好几次,仅仅依靠邓裕强做SP的那“一杯水”已经快满足不了这个“水桶”的日常运营了。
那一阶段,可算是邓裕强压力最大的时期。但有一天,他却让张向东陪他去挑车,看中了一辆奥迪,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让身为知己的张向东大跌眼镜,因为平常的邓裕强是极其务实的个性,从不会铺张浪费讲排场,而要说他多喜欢车似乎也不是,买了车以后他找了专职司机,自己很少开。张向东不解地问他:何以在公司这么困难的时候买车?他的回答是:越是这样的时刻越应该给自己更大压力,才能有更大动力。
果然,不久后,IDG的第一笔200万美元的投资到位。没有商业计划书,没有太多步骤,只因为IDG的投资人问一些大学生,平时爱上什么网站?3G门户网名列其中。
邓裕强透露,当时再没有资金注入的话,最多再撑3个月了。3个月后,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放部分广告了”。但是这又是邓裕强他们很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而在第一笔风险投资到位以后,他们就开始成了风险投资的宠儿,据说还创造了一周之内接连面见四个风险投资商的纪录,而且“都还是对方的一把手”。
创始人邓裕强在描述这些时,虽然语气平淡无奇,但依然掩饰不住他内心的那份自信:“我们现在可以达到2亿多,最多3个亿的流量。把这些流量转化为广告,即使再贱卖,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3月开始,一些知名厂商成为3G门户网广告客户,现在单月收入已经超过100万人民币,并且还在翻倍增长。邓裕强说,年内单月广告收入预计300万~400万,而这部分收入差不多就能够维持公司常规的运营。
2006年7月,第二笔金额在1000万~2000万美元间的投资又到位,这也是在无线互联网领域至今最大的一笔投资。在此之前,邓裕强又将自己的座驾换成了一部近百万的奔驰车,和买第一辆车时的想法一致:把自己压到极限,方能死而后生。
邓裕强的目标是在36岁那年功成身退,过他自己想要的逍遥生活,他希望那时候的自己可以在财富榜上占据前50的位置。
但身边人都说,这只是他的保守估计。
【邓裕强,智者江湖】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