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真孝善网,为您提供真孝善正能量书籍故事!

正在消失的中国美食

时间:09-08 故事会 提交错误

  每一种食物都有故乡
  
  《奇葩大会》讲过羊肉的事:“甘肃、宁夏都声称自己拥有世上最好的羊肉,内蒙古和新疆更具体到呼伦贝尔还是锡林郭勒,南疆还是北疆,都说自己的羊肉最好。”
  
  他们的羊儿在天高、地阔、水甜、草绿的地方长大,肉都是净的。麻花铁扦子穿上羊肉片,撒上辣椒等香辛料,慢慢烤出油滑的泡,闻起来不腻不膻。
  
  朋友是海南人,他一听:“没有膻味算什么羊?”完了还要补充,羊肉要带皮的,椰子做底煮成汤。可如果问一个贵州人,“羊肉不加油辣椒能好吃?”
  
  全中国哪里的羊肉最好吃?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同样,全中国哪里的腊肉/竹笋/面/饺子……最好吃?也没有答案。
  
  故乡的食物最好,是所有人的共识。唯有故乡的味道,才是最正宗的口味。这种正宗很顽固。如潮汕之牛肉丸,南京之鴨子,湖湘之莲藕,川蜀之辣椒……
  
  《舌尖上的中国》有段话:“千百年来,人们无论脚步走多远,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哪怕人不在故乡,食物必须有故乡。
  
  食物的故乡比时间深
  
  所谓故乡,或许是出生地,或许是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积淀了一个人所有的爱与情感。
  
  与此同时,也积淀了口味。陈晓卿说:“科学层面上,人的口味习惯基本成型于童年时代,你童年吃到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
  
  他外婆生活在大别山的村子里,每逢过年一定做腊肉,但家里穷,只买肥膘肉,几乎没有一点瘦肉。炊米饭时切手指厚的,每个人只得一片。
  
  “极咸,门牙咬下薄薄一小条,就足够送一大口糙米饭。”童年的记忆,物质匮乏的年景,让陈晓卿始终对脂肪有天然的好感。“如果很多天不沾荤腥,我就会回忆起外婆家的腊肉。”
  
  食物之所以能够引人深深眷恋,往往不是因为怀念食物,而是在回忆自己的成长。
  
  在云南生活七年的汪曾祺,雨季去菜市场寻色如鸡油黄的鸡油菌,贵得惊人的鸡枞,回忆着,念想着,他脑中的镜头,切到了学校食堂的一碗牛肝菌,那是西南联大,渐而是同学的脸、老师的课、动不动就响的警报……
  
  爱美食仅仅是为了爱故乡吗?不是的。不过是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人与事,曾经的牵绊。
  
  食物的故乡会消失吗
  
  近几十年的城市化让很多人的故乡不复存在,变成面容一致的城市,本地食材也受到冲击。
  
  过去养猪得养十个月,现在叫“四月肥”,五月出栏;大白菜要等到霜打一打才能收,但渐渐地,风味的物质失去了沉淀的日子,肉无肉味,菜无菜味。
  
  食物正在失去土地,但食物的故乡是否消失,答案在于人。
  
  《无尽绿》的作者宋乐天,一年临近立夏,她看到家附近一个菜摊上,堆了满满一簸箕树叶子,菜贩告知是做乌米饭的材料,她不禁大为好奇。
  
  因为“乌米饭”是她年少时的节日美食,几十年后的现在原来依然有人卖树叶子,依然有老一辈的人做乌米饭吃,迎接立夏。
  
  岁月如流,故乡的食物却好像永远流不走,风味,有一半的因素是有坚守的人,和这些人为之倾注的认真劲儿。
  
  沧海桑田,风味不变
  
  食物的故乡是否会消失,答案就像年味会不会变淡一样。在大人心中是淡了,可是孩童永远兴冲冲地拿红包,穿新衣,吃年食……他们的年味永远很甜。
  
  食物亦如此,从源头而来,下游只要还有舀水的人,它就永远被深深回望。只要风味不被遗忘,食物就不会失去故乡。
  
  但如腊肉风味的积淀一样,食物的故乡也来自时间的积淀,人的积淀。此时此刻,无论你是否归家,都愿你好好吃饭,好好品味。

【正在消失的中国美食】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